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寄题杨凌泉水木清华堂 明 · 杨慎
七言排律 押麻韵
宛宛阑干石径斜,悠悠水木湛清华。
桥通玉局仙人馆,邻接金绳大士家。
翠锁渭川千亩月,红蒸杜曲一园花。
刘安招隐歌丛桂,屈子离骚赋折麻。
岚霭望山堪拄笏,陌尘流水任行车。
闾儿好扫青苔壁,欲把新诗落墨鸦。
杨凌霜郑秉渊衍源诸子过宿东林 其一 明末清初 · 成鹫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高人抱幽独,薄暮款松关。
坐久为予说,城中无此閒。
孤灯堪引兴,清论不离山。
更有微言在,明朝莫便还。
杨凌霜郑秉渊衍源诸子过宿东林 其二 明末清初 · 成鹫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衰鬓惊年暮,閒心与地偏。
对君何所似,春近夕阳边。
短烛照无梦,寒灰拨有烟。
知音爱禅寂,默坐岂徒然。
郡中对雨赠元锡兼简杨凌 中唐 · 韦应物
宿雨冒空山,空城响秋叶。
沈沈暮色至,凄凄凉气入。
萧条林表散,的砾荷上集。
夜雾著衣重,新苔侵履湿。
遇兹端忧日,赖与嘉宾接。
元锡杨凌 中唐 · 韦应物
 押词韵第三部
荒林翳山郭,积水成秋晦
端居意自违,况别亲与爱。
欢筵慊未足,离灯悄已对。
还当掩郡阁,伫君方此会。
望遣使臣洛阳省陵奏绍兴元年九月十四日 宋 · 陈与义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五、《宋会要辑稿》礼三九之一二(第二册第一三六六页)
陛下恭履艰运,驻跸东南,列圣陵邑,远在洛师,顾瞻山川,未得时省。
虽欲遣使,道路不通,圣怀惟日愤慨。
近闻道路少通,差易前日,愿诏执事每半年择遣使臣两员,往省诸陵。
兵部郎中杨君集序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九
周家忠厚。
文章备乎二代。
先师有郁郁之叹。
故周任史克仍叔吉甫之伦生焉。
汉氏刬烦苛。
宏利泽。
训辞深厚。
议论宏大。
贾谊扬雄司马迁相如之才出焉。
唐兴几二百岁。
绍闻周汉之逸轨。
以人文华国
犹云汉之为章于上。
江汉之为纪于下。
九功成焉。
百度贞焉。
王泽浃洽。
故斯文焕发。
秉笔之士。
皆欲溯末流而挹清源
坺埃壒而栖颢气。
至若词合雅。
言中伦。
疏通而不流。
博富而有节。
洁静夷易。
得其英华者。
其宏农杨君欤。
君讳凝。
字懋功
孝弟纯懿。
中和特立。
早岁违难于江湖间。
与伯氏嗣仁叔氏恭履修天爵。
振儒行。
东吴贤士大夫号为三杨
易象之懿文。
孔门之言诗。
皆生知之。
进士甲科。
贤公交辟。
典校秘书
四迁至冠柱后惠文。
徵拜左史
司封员外左司郎中
不附离权右。
阴为所中。
以其外相师律。
非君莫可。
他日计事如京师
复命于梁会。
其帅既殁。
军司马代之。
诏未下。
兵火气燄。
杀人以逞。
明神佑善。
独脱死地。
中贵人持尺一诏书徵还。
燕居四年。
不交人事。
磅礡三古。
推明六义。
措迹愈退。
而属词愈精。
恭履捐馆一纪。
君与嗣仁倍手足之爱。
壬午岁
嗣仁中执法廉湘中七郡风俗。
君起家为兵部郎中
伯仲昌大。
辉华中外。
方将乘迅飙。
摩赤霄。
极文采之用。
为太平嘉瑞。
协书命于谟训。
荐声诗于郊庙。
命屈其才。
末如之何。
君尝以为尚气者或不能精密。
言理者或不能彪炳。
镂烝彝景钟与缘情比兴者。
或不能相为用。
仲宣体弱。
公干未遒。
才难而力不足。
从古所病。
懋功于六经百氏之中。
如良金巧冶。
锻鍊在手。
而又弛扃防。
隳约束。
恬然而据上游。
坦然而蹈中行。
其叙事推理。
况今据古。
多而不烦。
简而不遗。
弥纶条鬯。
无入而不自得。
所著文一百四十馀篇。
歌诗倍之。
皆天球大圭
奇采逸响。
不待数珩璜佩玦之目。
然后知其妙。
噫。
自天宝已还。
操文柄而爵位不称者
德舆先大夫之执曰赵郡李公遐叔
河南独孤公至之
狎主时盟。
为词林龟龙。
止于尚书郎二千石
属者亡友安定梁肃宽中
平夷朗畅。
杰迈间起。
博陵崔鹏元翰
博厚周密
精醇不杂。
二君者。
虽尝司密命。
赞书
而终不越于谏曹计部。
懋功亦以中兵下大夫奄忽不淑。
岂造物者不与其全欤。
复舛错欤。
此吾徒故人所以索然出涕。
而有百身之痛也。
嗣仁类其文为二十篇。
缄词甚哀。
猥见授简。
德舆早辱厚善。
忘其不能。
其代德家法。
与践履始中终之说。
嗣仁刻石纪墓。
既详言矣。
徒采其述作大旨。
直书以缀于篇。
赠琴士杨凌 明 · 王鏊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震泽集卷一
家藏无长物,犹有一张琴。
独抱中空节,能含太古音。
老来唯信手,妙处不传心。
归去北山北,秦筝世所钦。
天基节献圣德一颂六箴 其五 律身以俭之箴 南宋 · 王迈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九
尧处茅茨,德化斯美;
舜造漆器,谏者不已。
于皇艺祖,节俭恭履
内殿有帘,纯用蒲苇,帟幕无文,不尚罽绮。
列圣监成,啬于奉己。
槛去青毡,寝用絁被,弊幄不更,浣衣不耻。
嫔御无华,珠玑不视。
刬伪返淳,措世于理。
逮我皇帝,崇朴恶侈。
稼穑艰难,具知田里,服御膳羞,过自凉菲。
奢从俭难,俭入奢易。
皇帝念哉,谨终如始。
代挽戴将军安澜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此役自马援南征而后,足令铜柱增光,天声扬大汉威灵,古有名将,今有名将;
问谁挫虾夷西犯之锋,直向铁关鏖战,热血为神州挥洒,成亦英雄,败亦英雄。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作者原注】戴死于镇南关抗倭之役,其战处曰铁关。
时间:1942年5月26日
戴安澜(1904——1942),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曾血战古北口,后立下台儿庄战役部分战功(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击败瑞阳公路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属武汉会战)、击退艾山阵地日军进攻(属徐州会战)、攻克昆仑关/击毙中村正雄少将(属昆仑关战役)等战功,因昆仑关一役获得蒋中正"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之赞誉。是二战中第一位获得勋章的中国军人。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邦村殉国。1939年6月17日,授陆军少将。1942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
马援南征:(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曾南征交趾
铜柱:铜制之柱。 出自《史记·孝武纪》元狩四年:“其后则又作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此处事本《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将楼船大小二千馀艘,战士二万馀人,进击九真贼征侧馀党都羊等,自无功至居风,斩获五千馀人,峤南悉平。·李贤注引《广州记》曰:「交址,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
天声扬大汉威灵:汉班固《封燕然山铭》:“下以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天声比喻盛大的声威。威灵,谓显赫的声威。《汉书·叙传下》柔远能迩,燀耀威灵。史迪威评价戴安澜: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虾夷:为北海道的古称。而虾夷人则是是古代日本的族群之一。此处代指日本
铁关:见【作者原注】,戴死于镇南关抗倭之役,其战处曰铁关。戴安澜实际逝于缅甸北部的邦的克钦山寨,非镇南关,此处与史实不符。
笺:
1. 个人以为此联熔古铸今,以烈写哀,超迈绝伦,可为全篇之冠。
2. 蒋介石戴安澜联:
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
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
挽姚国民代表味辛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矍铄年华,差同马新息
峥嵘诗笔,不让姚武功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姚味辛(1889——1977),原名姚琮字味辛号味笋斋浙江瑞安人,国民党陆军中将。保定通国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马科、陆军大学第四期。1891年6月5日清光绪十七年四月廿九日)生于浙江省瑞安市马屿镇上京村,早年入江上村养正学堂,师从虞廷恺(近代第一批留日学生,爱国志士,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民国初年曾任浙江财政司代理司长、众议院代理秘书长、参议院秘书长、财政部官产处总办等职。)。于1977年10月5日台北病逝。他与蒋介石五年同窗,曾是黄浦军校校长室主任,总教官南京警备司令部司令,后在台湾又担任军事顾问等。他父亲的坟墓有蒋介石林森,戴笠,孙于右任居正,何应钦等国民党高级领导及将领的题词,更有章太炎所撰的墓志铭。
成氏有诗《和味辛先生》《乙未上巳游碧潭鲁恂韬园味辛诸老》《味辛将军以“有忆”近作属和,次韵寄之》。
新息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因功封新息侯
姚武功姚合(约779~约855)中国唐代著名诗人。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此处切姓。
笺:
1.味辛将军以有忆近作属和,次韵寄之:
历历分襟处,悠悠去国年,盟心双日月,过眼万云闲, 客路鲸波外,家书雁荡边,西楼归讯近,皓魄看重圆。
2.孙中山蔡锷
平生慷慨班都护
万里间关马伏波
帝统 南宋 · 罗愿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七、《罗鄂州小集》卷一、《潨川足徵录》符部一
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上以太上命恭履帝位,臣愿亲睹盛事;
又少学于史氏,读前世封禅典引正符之篇,考其时非有挺然绝德,独其臣子文力至到,犹能开阖其词义,传以训诂,用震眩来世。
臣今作《帝统》一篇,文虽不足,事则过之。
位下不敢僭陈,敬藏于家。
其词曰:
于维民主,参合天地。
乾坤始陈,而震已出帝
赫胥尊卢,其事蔑得而闻矣,即封禅之家,前哲所纪,盖七十有二。
孔缵遗典,独断自陶唐氏以下,岂不以脱屣九五,引圣自继,巍巍荡荡,古无与二者哉?
然在位七十,迫于大耄,环顾岳牧,莫释厥负。
师用以舜锡,协兹予闻,犹使美典揆事,宾门纳麓,九男侍外,二女侍内,询事考言,越三十馀载,乃始称天援历,俾陟元后,不其遴欤!
重华再传,率循志。
文命以降,乃父子相继。
虽有虞宾在位,化率群后之美,历世弗选,亶推为上公,奏咸舞章,展其旂常,黄收纯衣,彤车白马,以备一代之祀,明五德之叙而已。
大物屡移不归,故统阅千岁者再,姬颠嬴蹶,前世建国无在者。
刘氏以庶姓援旗仗剑,为民请命,自任厥力,经营五载,以济皇极。
议者犹寻绎氏姓,推考荒绝,上纂数千载之遗绪。
虽天命循环,盛德宜尔,然人事报施,何其爽耶!
由斯而言,者域中之显号,位者圣人之大宝。
彼膺其号、居其宝者,莫不欲贻谋垂统,世为太祖,有运极而弗舍,孰功成而先去!
故曰:重寄不反,盛德不辞,威覆一世,仁义从之。
是以者官天下,施则不归;
王者家天下,百世不衰。
创业之主,睹兹成事,亦且量时度力,踵袭近代,孰能高举远引,蹈上世难行之轨,况已施而无报,孰为劝哉!
我宋氏之履御,承唐迄周。
当此之时,豪智并骛,德不足以相有,天文隔阔于上,岳渎离绝于下。
天将穷其否以启圣哲,使沙陀之种羞冕惭黻,日夜踧踖呼天,以求真主。
艺祖出焉,因军民之心,合夷夏之愿,顺天革命,市不易肆。
荆楚、岭、吴越江南奕世据土,图王号霸之国,顺者理遣,负固力服,然后三光四镇复通为一,其受命宏矣!
其为烈大矣!
抑人有言,亲莫亲于父子,故能则思教,得则思与。
矧所阶之贵,所就之富,收五代八姓十有四君之坠绪,合十分九裂之天下,安荣未尽享,劳苦未尽息,禀命哲母,推功圣弟,寥寥千载,法尧舜之事,以垂式万世功德,信美矣。
列圣继之,乃卒伐河东,告成岱宗,典礼隆乎三王,生齿溢乎振古,守位字人,以徯天命。
暨太上遭时之艰,奋其威德,以为祖宗复故物,弓矢才戢,俎豆毕陈,中兴三十六载,未尝一日暇逸。
功既成矣,时既至矣,乃复推帝业所由,援七世正统,春秋五十有五,从容退处,以观圣嗣之明德。
命下之日,闻者莫不鼓舞,咸知神圣之相与,绝人万亿,虽神器大宝,一朝可付,十世必复,付无吝情,受无愧色,留无嫌久,报无移德,俾我太宗之志,获明于二百载之后,伟哉!
一代之德,相为表里,蔑以加矣。
功成不居,至隆也;
度德而处,至公也;
列圣待时,至忠也;
复归其统,至信也;
明称昭穆,至顺也。
是以四海之内,丕应徯志,以推逊者尚其仁,以报复者尊其谊,武者壮其决,知者是其计,一正君而天下定矣。
于是丞相鲁公以降,稽首称曰:陛下至仁,昭事哲父,以承太上之隆指。
今说《尚书》者皆言古无《舜典》,唯一典纪将逊之事,谨徽克从之文,乃踵嫔虞钦哉之下。
巍巍百圣,一首之,明不可再矣。
惟宋受命之君,度越前古,天下逊,已配,兹太上又申之。
盖自尧舜艺祖、至太上,远或数千载,旷不一见,近或再更百岁而迭兴。
降圣之符者乃断岁以五百,亦不尽圣哲之历、天人之际矣。
不胜太上之德,于有光,鸿名上寿,法皆应得,宜撰日镂册,敬上尊号曰光尧寿圣,以明示千古无所与逊。
且诏侍臣能言者推考艺祖之洪烈,书以为一策,即今见事又书以为一策,与上世《尧典》为三,垂之无极。
天子曰:「俞哉」!
既亲上名号,并论艺祖太宗之德,为宋二典,又诵之曰:
荡荡洪覆,唯方之。
孰德如,而又光之。
惟圣同天,其心不私。
其选不迟,其予不疑。
曷戚曷疏,唯德之贻。
有宋受命,越自皇武。
力兼四方,劬劳以不处。
乃智厥弟,而舍其子。
世用伯考,为宋世太祖
列圣笃其庆,天命是听。
时惟太上,能图天之命。
选世至七,复遇厥圣。
还之于宸极,大统以正。
前圣授受,岂报是图。
后有作者,同规共模。
有施弗虚,有忱弗愉。
祖孙绳绳,不愆于初。
取物于寓,有得有否。
天下大矣,托焉可久。
彼唐之,或谓弗慈。
不慈,其施不归。
世复有,为之为。
,世不兼有。
之举,百圣拱手。
猗欤休哉!
陛下今者惟当考世故事,务循尧道,达聪明,守法度,选遗俊,戒面从,钦邻敬民,畏天爱日,成九功,施九德,平九州,以绥受命咸宜之福。
子孙千亿,与天无极,天人之意,将在今矣!
无题代寄(三十首上下平韵) 其十九 清 · 黄之隽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香屑集卷十
王母新开一树,乍疑因梦到仙曹。
绣床怕引乌龙吠,鬒发宜簪白燕高。
佳句丽偷红菡萏,灵华凉沁紫葡萄
旧来好事今能否,唯有春风啼百劳。
注:王母(薛能赠韦氏歌人)乍疑(陆龟蒙茅山何威仪)绣床(女裒联句)鬒发(薛逢夜宴观妓)佳句(徐夤赠表弟黄校书辂)灵华(赵鸾鸾酥乳)旧来(杜甫江宁旻上人)唯有(杨凌即事寄人)